网站首页    English    OA系统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Site Logo
Site Logo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院国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瑶族传统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顺利开题

发布时间:2024-11-25    作者:伍彦谚    来源:     浏览次数:


1120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瑶族传统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南大学瑶族长鼓舞)顺利举行。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传承基地学术顾问于平教授任答辩主席,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传承基地学术专家王海英教授,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传承基地学术专家韦金玲教授,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传承基地学术专家胡骁教授,以及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龚倩教授和云南艺术学院副研究员唐白晶博士5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中南大学人文社科处孟尚儒主持答辩会。

49F6D

项目负责人、我院舞蹈表演专业负责人、传承基地首席专家伍彦谚教授,详细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预期成果及计划。她指出,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战略,将瑶族传统舞蹈研究融入中南大学对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帮扶工作整体布局中,依托传承基地展开“两创”研究。同时,阐述了瑶族传统舞蹈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传承与创新挑战,强调了“两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对伍教授的田野工作和前期积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祝贺项目成功立项。他们认为,该项目选题精准,聚焦“当代”与“中国”,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创新点突出。

2ABEF

于平教授做总结发言指出:这个选题是有“难度”的,课题的田野工作除了地方知识,还要有海量的“学术田野”做支撑;其次,课题的“中国”视角将有助于推动瑶族传统舞蹈的研究走向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态势形成,在“湘南”“粤北”“南岭”“湘粤桂”区域的瑶族传统舞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去(行政)区域化,引入“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将视野拓宽至“长(江)珠(江)流域”“苗疆走廊”等范畴;最后,“两创”视角的瑶族传统舞蹈研究,应从“创作创新”的视角梳理瑶族传统舞蹈形态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现象,以史为鉴,建构创新发展范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F828

会议期间,专家们参观了中南大学瑶族长鼓舞传承基地,对基地的传承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认可,并表示期待该项目能够依托传承基地,研发出更多创新性成果,为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7289

此次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瑶族传统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开题汇报会的顺利召开,不仅展示了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舞蹈艺术研究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创新能力,也为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审:张俊  二审:刘雪梅  三审:陈乐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