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English    OA系统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Site Logo
Site 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艺术与科技专业聚焦课程教学改革,共促专业发展

——教学思想大讨论1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毛寒、刘思敏    来源:     浏览次数:


按照学院《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工作方案》任务安排,设计系围绕向善求真、追求卓越,全面提升拔尖领军人才培养能力主题,主要围绕讨论专题“跨学科融合、数字赋能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国际教育资源配置”,聚焦人才培养方案重塑,开展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本轮教学思想大讨论主要聚焦2024版艺术与科技专业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课程进行。202547日、48日、49日连续三天,院设计系成功进行“午餐教学改革沙龙”——艺术与科技专业平台课本科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适应学科发展新需求,学院相关领导,本科生主管副院长李志榕教授全程参与,各位专业授课教师齐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促进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课程改革与推动专业发展。

学院相关领导及专业教师碰面

第一轮会议伊始,由设计系系主任毛寒老师主持,围绕艺术与科技专业平台课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展开。本轮研讨工作重点聚焦教学大纲的时间安排与整体修订;强调教学内容和安排的合理性和创新的可持续性;对作业数量按周次进行横向把控,确保量的适当性;明确评分标准,各等级评分比例按正态分布;特别就教学手段中是否融入 AI 技术等新技术进行了激烈讨论。与会教师各抒己见,为教学方案的优化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思路。

毛寒老师讲解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

为进一步细化研讨内容,会议设置分组讨论环节。

第一组: 专业考察1课程。该课程为全新课程,讨论过程十分激烈。毛寒、萧沁、徐皎、唐俐娟、黄智宇、周瑄教师在邹涛老师的组织下,讨论考察方式、考察地点和时间的安排、考察任务的内容与要求、考察评价与标准,以及如何通过考察提升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等内容,为专业考察的顺利开展做足准备,最终确定专业考察的动员大会时间安排。随后49日,还在线上组织了师生的动员会。由邹涛老师讲解行程安排、考察内容、考核要求;毛寒老师讲解课程目的和安全要求等。

     “专业考察1” 课程小组讨论                     组长邹涛发言

第二组:设计心理学课程。王时惠、徐鸣、陈彦颖、王伟等教师在课程负责人徐鸣老师的带领下,就如何将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融入设计实践教学、如何通过课程提升学生用户思维等方面深入交流,探索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设计心理学” 课程小组讨论,组长徐鸣发言

第三组: 数字图形图像技术课程。由吴俊霆、徐皎、刘少博老师参与,课程负责人吴俊霆老师组织。教师们针对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的融合等问题展开讨论。针对课程课时量的变化,在教学任务中增设讲解AI内容,特别提出教学过程中以重点引导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旨在提升学生对图形图像技术在实践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数字图形图像技术” 课程小组讨论

第四组:三维设计课程。唐俐娟、邓海燕、燕杰、皮燕翔、廖晔、朱景婷、陈彦颖、曾元滔等教师参与,唐俐娟与廖晔担任课程负责人。小组围绕三维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展开激烈的研讨。对照原有的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引入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拓展教学维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创新设计能力。

“三维设计” 课程小组讨论

第五组:“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课程。王宇晖、王伟等任课教师,在课程负责人王伟组织下,重点讨论如何强化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构建系统的论文写作教学体系。从学术诚信教育入手,细化论文写作各环节教学要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规范的科研写作能力。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组”课程小组讨论

此外,综合艺术课程小组由毛寒老师与美术系朱景婷老师对接沟通。双方就课程的教学思路、资源整合等方面交换意见,后续具体事宜将由设计系联合美术系持续推进,致力于打造更具综合性与创新性的课程内容。

本次艺术与科技专业平台课本科教学研讨会议成效显著。通过集中研讨与分组讨论,不仅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关键教学要素上达成诸多共识,也为各课程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明确了方向。会议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协作平台,激发了教学创新活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深化研讨成果应用,不断提升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培育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审:邹涛  二审:李志榕  三审:陈乐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