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及实践》博士生课程第二期学术讲座在天心校区二综合楼604成功举行。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博士后周明芷受邀作题为“城市韧性:基于人类与场所动态交互的讨论”的专题报告。本场活动由城乡规划系课程负责人张安琪讲师领衔策划,城乡规划系博士新生及部分研究生参与研讨。
周明芷博士首先基于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韧性进行再概念化,把城市系统解构为“人类”与“场所”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其次对香港新冠疫情的两个实证研究分析,案例一基于地铁网络多尺度出行韧性变化分析“场所”功能与城市供需匹配关系,案例二追踪地铁结伴出行行为疫情演变解析“人类”行为模式转变。通过聚焦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属性,从时空双维度架构,探讨多尺度韧性管理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在突发事件下的社会交往需求。
在学术对话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深度探讨:(1)在研究范式的建构中,理论驱动框架设计与立足现实痛点的问题导向型模型应如何形成有机联动?(2)韧性城市理论框架能否应用于乡村系统?(3)韧性城市与健康城市在理念内核与实践路径上存在哪些共性与差异?
本次讲座提供了城市规划理论与现实问题融合的实证研究案例,启发了与会师生对于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思考,为后疫情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多尺度分析拓展了研究的学术纵深度,让全体参会师生受益匪浅。

(一审:邹卓君 二审:解明镜 三审:陈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