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English    OA系统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Site Logo
Site Logo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主办全国“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18    作者:李江 郑诗荧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落实国家文化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融合互促,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环艺系于925日,在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1号楼圆形会议厅,主持召开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学术论坛。国内各大院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了艺术与科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分享了中国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经验与感悟。

我院朱力教授担任学术论坛主持人,钟虹滨教授、唐俐娟副教授、罗明副教授、李江副教授等参与学术对谈,我院研究生周悦、郑诗荧、常亚婷等同学,在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负责现场协调。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邵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丁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主任宋立民,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秘书长王国彬、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唐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陈亮,以及前来参加同期举办的2021“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活动的50余所高校的师生代表。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我院环境设计系博士生导师朱力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对大展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热烈欢迎各高校、企业专家老师参与此次论坛,共同探讨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的关系。

朱力教授还从空间社会学这一视角与大家分享了对空间艺术与设计的思考。第一,空间艺术终究是一种空间叙事,是关于社会空间图式的某种反映与批判。空间艺术并非是完全的社会事实的呈现,而是空间主体的实践方式和认知结构在空间中的一种投射。第二,空间并不是一种现成的场所,而是空间主体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状态构建,空间叙事是时间现象的演绎。第三,设计思维,应是基于社会公平,在时间的发酵中去推动新的空间生产,创造新的空间意识。第四,当代的空间艺术,需要借助科技来延伸时间的波动性,艺术与科技互为手段和目的。今天论坛主题强调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是期待这个大展平台能够促进设计师捕捉时代的社会空间图式,从而创造新的社会文化价值。

我院环境设计系钟虹滨教授提出,应关注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的教学转向,空间基础教学应植入艺术与科技的实验,应更加关注基于社会设计的调研方法的学习和表达。空间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应该走向设计图解与信息设计的表达,开拓艺术科学,加强课程中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的入门训练。

苏丹教授从空间意识等多维度梳理了中外空间艺术发展与设计思维的关系。宋立民教授提出了清华美院环艺系对于今后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马克辛教授从个人的教学体会出发,就视觉艺术与设计科学的话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邵健教授提出,设计不仅是为商业利益驱动的,设计还应作为国策,更多的是站在社会共同富裕、全人类福祉这个层面上发展,所谓的后建筑学时代,有很多的事情是靠艺术空间来推动的,从北欧的启发来讲,我们有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认同。

丁圆教授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兴盛解决了当下很重要的落地问题与细化设计的问题,科学和艺术都是以想象力来推动学科的发展,艺术和科学是一体双面的,都是展现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艺术反而是最具前景最有希望的一个学科。王国彬教授认为,目前人类进步的状态是身体不断延伸和去身体化的异化过程,所以同学们在空间构造过程中动手搭建体验到的快感远大于最后的结果,这才是这个展览的最终意义。

参与论坛的其他与会嘉宾还谈到,室内设计行业约有500多万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如果能把学术资源、教育成果变成社会资源与社会财富,这是现今教育领域一个更好的向教育之外的延伸。

本次论坛活动,对提升我院的学术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给全国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多视角探讨空间艺术与设计思维的对话平台,对当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全国的空间设计教育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